不确定性与安全感

之前写过一篇阅读《反脆弱》的笔记,里面主要提到如何通过反脆弱的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。
安全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二阶,位于生理需求的上一层。安全感总能与不确定性挂钩。在此一起进行讨论。

首先,什么是不确定性? 它是未来预测之间的偏差。
那么安全感呢?它是脱离恐惧、焦虑的自由与信心。
那为什么这两者能挂钩?因为人通过预测来面对恐惧与焦虑。
同时,恐惧与焦虑又影响到人对未来的预测。

而这样的方法有几个一定会存在的问题:

  1. 世界无法完全预测
  2. 预测所需参数越多,参数所需准确度越高
  3. 预测结果不一定好
    再加上,人的大脑习惯性的把事情连接成故事,把情绪与好坏的因素联系起来并影响对未来的预测,导致过度乐观或悲观。
    当未来的“好”是不确定的时候,人就会开始担心坏的部分,降低了自身的安全感。

对于第一点,塔勒布提出黑天鹅的概念,即无法预测的偶然事件。同时,他也提出反脆弱的概念,即在波动性中能获得收益的生存方式。

对于第二点,有个简单例子:一个产品如果要达到80%的良品率,假设它只有1道工序,则这道工序只需要80%的良品率就行。而如果有10道工序,则每个工序需要$x^10=0.8 x=98%$的良品率。对于预测来说也是如此,预测所需要的因素越多,要达到预测的高准确度,就需要每个因素都有更高的准确度。(但人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,它会认为因素越多,故事性越强,结果越可信)

对于第三点,有个简单例子,比如说:人都会死。这是一个确定性100%的”预测“结果。这种结果每个人都能预测,但并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。

面对以上的三点,目前对预测的解决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:

  1. 提高准确性:通过提高模型的效果,以及参数的准确度来进行更精准的预测,或是使用简单模型,只关注重点参数。
  2. 降低对预测的需求:减少或不进行预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