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缺的注意力
在《必然》一书中,有这样一段话:
早在1971年,赫伯特·西蒙(Herbert Simon)这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家就总结出这样的观点:“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,大量的信息内容意味着某种东西的缺乏:无论它是什么,肯定是因信息消耗引起的缺乏。而大量的信息消耗的是什么,这是显而易见的:它消耗的是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。因此信息的丰富促成了注意力的缺乏。”西蒙的这一见解通常被简化为:“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,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。”
人的行为模式可以简化为:
主动行动(花费注意力) – 将重复的部分变为习惯(减少注意力消耗) – 外界剌激打破重复(花费注意力)
可以说,注意力的使用决定了人的行为。
而在人天生的注意力机制中,“他人”是人关注的重要部分。
当互联网成为了人与外界主要的连接工具时,注意力便成为了互联网上的重要资产(虽然一直都是)。
通过提供剌激来吸引人的注意力,让用户每次都有新的感觉来培养用户习惯(减小获得剌激的阻力),最后用户会“自动”的在不断的剌激中花费注意力。
当人习惯了这种外界提供的剌激后,会极大的降低自身对注意力的掌控。
被动的体验多了,主动的创造性就减少了。
人会对自己能产生连接的东西提供注意力,并从中理解与接受和自己有关的信息。